新闻动态
NEWS
|
混凝土如何实现成本控制 混凝土成本是混凝土生产企业工作的重点,也是企业实现利润的根本保障,混凝土的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企业的竞争力。混凝土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生产管理成本、事故处理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生产资料成本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构成统一的整体,忽略其中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的成本控制方法都是不合理的。 一、原材料成本对混凝土成本的影响 原材料是混凝土生产的基本材料,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原材料的价格也影响到混凝土成本的高低。通常的情况是质量优良的原材料价格较高,质量较差的原材料价格较低。原材料价格的高低成为混凝土生产企业采购部门控制的主要因素,但是,价格较低的原材料往往成本一定较低吗?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和控制原材料,才能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混凝土成本是混凝土企业的经营者所要思考的。 名称 水泥 粉煤灰 水 砂石 外加剂 坍落度 水泥A 280 100 175 760 7.6 210 m3 胶凝材料浆体含有的胶凝材料体积为5.44L/m3, 计算可得胶凝材料的质量为15kg/m3。 由此可见,通过简单石子复配, 可以节省胶凝材料15kg/m3。成本降低4~5元/m3。 有些企业管理人员认为,砂石采购价格低,混凝土成本就低,其实并不是这样。混凝土配合比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某种原材料质量的变化均会影响混凝土质量。例如,砂子的含泥量较高,需要掺加较多的外加剂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另外还要增加水泥用量来弥补砂子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的不利影响。因此,即使砂子的价格降低2元/m3也不足以抵消负面效应产生的影响。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竞争也随之急速加剧,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砂石原材料质量,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效益,甚至面临被行业淘汰的危险。然而,思想转变的背后,其实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1.4 外加剂 二、生产管理成本控制 很多混凝土企业把混凝土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到试验室和试验室主任身上,认为只要混凝土配合比做的成本低,混凝土成本就低。混凝土成本的高低与混凝土生产有很大的关系。试验室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不可控的因素较少,可以说是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做出来的,而混凝土生产中不可控的因素要比试验多得多。商品混凝土要经过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多种工序才能形成最终的产品,不是简单的一个配合比所能控制的。首先,从搅拌的角度来说,搅拌设备操作人员一般隶属于生产部,试验室人员与其配合。设备操作人员对混凝土的基本知识较为欠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仅仅是通过观察坍落度和电流表电流的变化来进行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配合比交给不了解混凝土的人进行生产。其次,从运输的角度来说,工地车辆的积压,运输过程中的交通情况均对混凝土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成本,例如,汽车泵和地泵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存在差异。混凝土生产成本控制是从生产、运输、浇筑、振捣等很多环节,很多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的。只有各个部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成本,单靠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部门很难做到。 三、事故处理成本 事故处理成本是商品混凝土企业隐性成本,是不容易发现的,但却是不可忽视的成本。事故处理成本包括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人员伤害事故处理。商品混凝土最终的质量受混凝土配合比、生产、运输、浇筑及后期养护等多种因素制约,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很难准确找到原因,混凝土企业作为弱势群体,必然要参与混凝土质量事故的处理,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混凝土企业在控制好原材料、合理设计配合比、严格依照配合比生产的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要进行施工提醒。对于施工单位违规操作要做好取证工作,并严格按照程序现场取样。商品混凝土企业经常遇到交通事故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伤事故,这一部分事故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混凝土固定成本与浮动成本 混凝土企业的固定成本包括:人员工资、办公通讯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车辆保险费等等。混凝土的浮动成本包括:自燃灾害及意外事故、社会无效运作机制带来的额外不可控费用、机械维修费、垫资资金利息、工程欠款坏账费用、生产安全节支费用等等。 |